魚菜共生作業筆記整理
最早接觸魚菜共生,大概是誤打誤撞時所發生的,
朋友在自家魚缸的上部過濾中發現,餵魚後剩下的番茄種子,
被卡在過濾棉上發芽了!
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個叫做魚菜共生,
當時誤打誤撞的方式,我認為也是很好的家庭式魚菜共生系統,
只是我認為應該要加裝給菜用的植物生長光源。

(無聊時筆記本手繪,請見諒!)
種植的植物:
葉菜類:一般常食用的蔬菜,如果不是特別不適合土耕應該都適合用魚菜共生方式種植。
爬藤作物:各種豆類,瓜類,番茄等,需要少量爬藤的作物。
其它作物:玉米,秋葵,木瓜等,比較少看到用水耕方式種植的作物。
魚種的選擇:
容易活的魚:一開始的初學者,應該以容易養活的魚種為優先,吳郭魚,鯉魚,鯽魚,錦鯉等。
有經濟價值的魚:累積了養殖魚類的經驗後,可以朝叫有經濟價值或是食用價值的魚種邁進。
特殊魚種:再來就可以針對自己的需求去養殖特殊或是自己喜愛的魚種,像淡化石斑或是筍殼魚。
鐘虹吸的製作(植床內部系統)

我一直認為,魚菜共生就必須要用到鐘虹吸裝置,
後來到了陳老師那才知道,原來不是必要!
那為什麼鐘虹吸名氣這麼響亮?
我想不外乎是因為其俱有教學意義加上新奇好玩又有趣吧!
建立硝化系統:
新系統的建立,需要2~3個月來建立第一批的硝化系統,
養魚之前要先養水!我想這是養過水族箱的都知道的道理,
以前我一直認為,只要有過濾器,水質就會乾淨,魚就可以生存。
後來才知道,原來重點是菌啊!!
市面上好像也有直接販賣硝化菌的粉末,直接添加到水裡!
這樣應該可以節省不少時間。
當然也可以參考陳老師的部落格:http://www.gogreen.tw/
裡面也有很多資訊!
魚菜共生的概念其實早就落實在台灣:
魚菜共生這個耕養方式,其實在台灣已經行之有年,
只是大家不太清楚而已,在台南官田鄉的稜角田,
大多就是以魚菜共生的方式,池塘裡養魚,池塘上種植稜角,
等稜角踩收後,也可以撈捕池塘的魚來食用,
這不就是一個很棒的共生環境。
而在中國及東南亞大多使用筏式床,也就是水耕的方式來種植,
利用竹子中空的特性,做成竹筏,在將作物種植在竹筏上,
實實在在的利用了空間。植物也淨化了水質,
早些年在研究生態池時就發現,很多生態池都是利用植物來當過濾器,
大多利用植物淨化水質的特性:
1.物理過程在植物體和底泥層的作用下,可減緩流速或攔阻污水、促進水體進行懸浮固體物的沉降及過濾而移除污染物。
2.化學過程藉由植物體自身分泌的抗生素類化合物,分解污染物,增加汙染物之沈澱和吸收。
3.生物過程污染物由微生物和植物(包含藻類)的新陳代謝、植物吸收和最終自然的死亡,以及有機物的沈澱堆積等方式移除。
(部分資料節錄於http://ruralecology.swcb.gov.tw/Sys/GE-PoolFunction.html)
關於電力:
常常會有人問,這個裝置會不會很耗電?
這樣一個月大概要花多少錢啊?
常常看到電器商品上寫的瓦數,總是一頭霧水?
就一個3C電腦宅男來說,瓦數等於電腦可支援的動力!
要裝好電腦一定要有一個好的POWER啊!!
一般民眾對於瓦數大概跟我一樣,認為瓦數越大,應該是越有力量越強大才對!!
但是要換算成金額時總是一頭霧水!
我這邊來做個簡單的範例,大家應該就可以稍微換算一下電器美個月的耗電費用了,
我們拿一個抽水馬打來舉例:
馬達:120W(瓦)
一度電大約:3塊錢 (1KW/1小時):千瓦/每小時
這個馬達運轉一個月需要花多少錢呢??
公式如下:
120W x 24hr / 1000瓦 x 30天 x 3元電費 =260元(大約)
P.S這個部分我並非專業,如果有誤還請專家們指導一下!
朋友在自家魚缸的上部過濾中發現,餵魚後剩下的番茄種子,
被卡在過濾棉上發芽了!
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個叫做魚菜共生,
當時誤打誤撞的方式,我認為也是很好的家庭式魚菜共生系統,
只是我認為應該要加裝給菜用的植物生長光源。

(無聊時筆記本手繪,請見諒!)
種植的植物:
葉菜類:一般常食用的蔬菜,如果不是特別不適合土耕應該都適合用魚菜共生方式種植。
爬藤作物:各種豆類,瓜類,番茄等,需要少量爬藤的作物。
其它作物:玉米,秋葵,木瓜等,比較少看到用水耕方式種植的作物。
魚種的選擇:
容易活的魚:一開始的初學者,應該以容易養活的魚種為優先,吳郭魚,鯉魚,鯽魚,錦鯉等。
有經濟價值的魚:累積了養殖魚類的經驗後,可以朝叫有經濟價值或是食用價值的魚種邁進。
特殊魚種:再來就可以針對自己的需求去養殖特殊或是自己喜愛的魚種,像淡化石斑或是筍殼魚。
鐘虹吸的製作(植床內部系統)

我一直認為,魚菜共生就必須要用到鐘虹吸裝置,
後來到了陳老師那才知道,原來不是必要!
那為什麼鐘虹吸名氣這麼響亮?
我想不外乎是因為其俱有教學意義加上新奇好玩又有趣吧!
建立硝化系統:
新系統的建立,需要2~3個月來建立第一批的硝化系統,
養魚之前要先養水!我想這是養過水族箱的都知道的道理,
以前我一直認為,只要有過濾器,水質就會乾淨,魚就可以生存。
後來才知道,原來重點是菌啊!!
市面上好像也有直接販賣硝化菌的粉末,直接添加到水裡!
這樣應該可以節省不少時間。
當然也可以參考陳老師的部落格:http://www.gogreen.tw/
裡面也有很多資訊!
魚菜共生的概念其實早就落實在台灣:
魚菜共生這個耕養方式,其實在台灣已經行之有年,
只是大家不太清楚而已,在台南官田鄉的稜角田,
大多就是以魚菜共生的方式,池塘裡養魚,池塘上種植稜角,
等稜角踩收後,也可以撈捕池塘的魚來食用,
這不就是一個很棒的共生環境。
而在中國及東南亞大多使用筏式床,也就是水耕的方式來種植,
利用竹子中空的特性,做成竹筏,在將作物種植在竹筏上,
實實在在的利用了空間。植物也淨化了水質,
早些年在研究生態池時就發現,很多生態池都是利用植物來當過濾器,
大多利用植物淨化水質的特性:
1.物理過程在植物體和底泥層的作用下,可減緩流速或攔阻污水、促進水體進行懸浮固體物的沉降及過濾而移除污染物。
2.化學過程藉由植物體自身分泌的抗生素類化合物,分解污染物,增加汙染物之沈澱和吸收。
3.生物過程污染物由微生物和植物(包含藻類)的新陳代謝、植物吸收和最終自然的死亡,以及有機物的沈澱堆積等方式移除。
(部分資料節錄於http://ruralecology.swcb.gov.tw/Sys/GE-PoolFunction.html)
關於電力:
常常會有人問,這個裝置會不會很耗電?
這樣一個月大概要花多少錢啊?
常常看到電器商品上寫的瓦數,總是一頭霧水?
就一個3C電腦宅男來說,瓦數等於電腦可支援的動力!
要裝好電腦一定要有一個好的POWER啊!!
一般民眾對於瓦數大概跟我一樣,認為瓦數越大,應該是越有力量越強大才對!!
但是要換算成金額時總是一頭霧水!
我這邊來做個簡單的範例,大家應該就可以稍微換算一下電器美個月的耗電費用了,
我們拿一個抽水馬打來舉例:
馬達:120W(瓦)
一度電大約:3塊錢 (1KW/1小時):千瓦/每小時
這個馬達運轉一個月需要花多少錢呢??
公式如下:
120W x 24hr / 1000瓦 x 30天 x 3元電費 =260元(大約)
P.S這個部分我並非專業,如果有誤還請專家們指導一下!
後記:
魚菜共生,似乎沒有媒體報導的這麼簡單,
就如同養一缸漂亮的魚,或是種一圃漂亮乾淨的菜,
都是同樣困難的!
不過,無論是做什麼,都必須投入一定的心力,
魚菜共生的重點當然就是:魚+菜+硝化菌+微生物(蚯蚓)
當然,充足的陽光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,
儘量種植季節性作物,避免種植反季節作物,
可以節省不必要的花費,又可以降低作物的碳足跡,
魚菜共生不一定是最好的農法,但是對於環境永續,有一定的幫助,
為了讓地球更好,為了下一代能夠健康的食用蔬菜,
大家一起來為魚菜共生加油吧!
留言
No title
2014-07-02 16:14 張大帥 URL 編輯